老王近來經常小便不暢,以為是老毛病攝護腺肥大所致。但經泌尿科醫生檢查攝護腺並不肥大。後經內分泌科醫生檢查,發現病根是糖尿病,最後診斷為糖尿病並發神經源性膀胱病,血糖得到控制後,小便不暢隨之消失。
圖片來源:攝圖網
攝護腺增生是排尿不暢的常見原因
男性攝護腺環繞尿道,緊鄰膀胱。它產生攝護腺液,是構成精液的主要部分。正常的攝護腺體積很小,形狀像個倒放的栗子,隨著男性年齡的增加,攝護腺也會悄悄“長大”,稱之為良性攝護腺增生。如果出現夜尿多或尿頻、尿線變細、排尿無力、排尿等待、終末滴瀝、尿不盡、尿急、尿痛等系列癥狀,就說明患了攝護腺增生癥。這是中老年男性常見病之一。
秋冬季是攝護腺疾病的高發季節。
夏季因天熱,人體排汗較多,尿液減少,排尿頻次降低,形成了攝護腺增生病情緩解的假象。秋冬季節,寒冷的天氣可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,使攝護腺腺體收縮,腺管和血管擴張,造成慢性充血,導致尿道內壓增加,嚴重時可引起逆流。尿道的變化又會加重攝護腺液的淤積,出現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會陰、睪丸疼痛等癥狀。另外,秋冬幹燥,人們飲水減少,排尿減少,尿道得不到正常的沖洗,也是天寒時攝護腺患者劇增的原因。
排尿不暢並非都是攝護腺疾病所致
是否有了排尿不暢癥狀就是得了攝護腺疾病呢?其實非也!很多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沒有明顯的“三多一少”癥狀,盡管患病多年,自己卻渾然不知,因為其他癥狀就診時才被偶然發現,老王就是如此。
排尿是在自主神經的支配下,通過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約肌的協調運動來完成的。正常情況下,當膀胱被尿液充滿,神經感受器將信號經傳入纖維送達神經中樞(脊髓和大腦),神經中樞再通過傳出纖維發出排尿信號,於是膀胱逼尿肌收縮,尿道括約肌松弛,排尿得以順利完成。長期高血糖可以損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經,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,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約肌發生功能障礙,或二者功能不協調,就會引起排尿功能障礙。
糖尿病神經性膀胱病如何診斷
糖尿病神經性膀胱病是糖尿病常見慢性並發癥之一,在病史較長的糖尿病患者中,本病的發生率達到40%以上,隻不過是癥狀輕重不同而已。診斷本病,首先要排除影響尿道、膀胱功能的其他疾病,如男性攝護腺增生及攝護腺疾患、婦科腫瘤、尿路結石等。另外,還應排除中樞性疾病,如腦、脊髓病變等,以及是否用了影響自主神經功能的藥物。在排除上述情況後,結合患者有糖尿病史及排尿困難、尿瀦留、尿失禁等臨床癥狀,B超顯示殘餘尿量異常增多(正常不超過50毫升),即可診斷“糖尿病神經性膀胱病”。
本病除了表現為尿瀦留外,也有患者表現為尿失禁,或者二者兼而有之。因此,如果B超檢查排除了攝護腺增生,一定不要忘了查查血糖,這將有助於我們找到真正的元兇。
文/副教授 蘇新民
版權所有,未經允許,禁止轉載
留言列表